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5年第20期 > 正文
编号:12594633
南阳地区输血不良反应情况的调查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5年7月15日 中国当代医药2015年第20期
     各种血液成分中,输注悬浮红细胞发生不良反应最多,占50.80%,其次是血浆,占43.9%;所有反应中,变态反应最多,占52.9%,发热反应次之,占42.8%(表2)。

    3 讨论

    从1900年Landsteiner发现人类第一个血型系统截止2011年共发现有30种主要血型系统,328种抗原。输血作为一种治疗方法经历了较长时间的探索和应用。输血不良反应的出现主要是因为患者体内存有异体白细胞等,临床上的输血反应主要为变态反应和发热反应[2],引起输血反应的主要血制品是悬浮红细胞与冰冻血浆,输注悬浮红细胞主要引起发热反应,输注血浆主要引起过敏[3]。发热反应主要是由于:①血液制剂及采输血器材存在致热原物质或细菌污染血液制剂;②白细胞分泌某些细胞因子;③输血使患者产生了白细胞抗体或血小板抗体,其中参与引起血小板输血不良反应的重要炎症介质之一是血小板源性CD40L[4],当再次输血时可发生发热反应。此类反应的预防是滤除血液中的白细胞成分。本血站从2012年11月开始制备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后,由输注红细胞发生的发热反应明显减少。变态反应包括单纯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呼吸障碍、休克等临床反应,受者有对供者的血浆蛋白抗体或低丙种球蛋白患者均易发生此类反应。临床医生应对有输血反应过敏史的患者输前半小时口服抗组胺药或应用类固醇类药以预防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143 字符